| 师资力量 |
中国绿色时报9月8日报道我国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00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迄今已有10年时间。9月1日至4日,包括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在内的专家组对白水江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评估,一致认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10年的努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大熊猫等珍稀、特有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有明显的恢复和增加,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评估报告显示,10年来,白水江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保护理念、努力方向符合人与生物圈的宗旨,大熊猫等珍稀、特有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明显地恢复和增加。1995年在保护区综合考察时大熊猫调查数量是97只,2003年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数量表明保护区有大熊猫103只。
近5年来,保护区共开展了5次大熊猫春季随机调查,发现的大熊猫痕迹点百分比分别是36.11%、45.2%、52.31%、62.79%、74.52%,由此推断大熊猫种群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同时羚牛、金丝猴以及其他伴生动物数量也呈增长势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是以保护大熊猫、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任务的保护区,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绿色宝库,保护区大熊猫数量约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0%。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同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两大保护系列。
生物圈保护区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根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章程框架设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范围内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地区。其将传统的绝对保护过渡到开放式、多功能的积极保护。生物圈保护区由中心区和缓冲区两个区域组成。
在中心区内,强调保护生物物种;在缓冲区内,着重开展实用研究,开发小型项目,如林业开发、蔬菜种植等。该理念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目前已经在97个国家建立了459个生物圈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保护区网络之一。中国已经有28个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本文来源:乐鱼app官方下载入口-www.allmoosedhome.com